91国产

关于做好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7-05-28 浏览次数: 74


各系:

    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请各系(社会学系、中文系、心理学系、

音乐系)教师认真阅读附件2的内容,并请各系负责人于4月14日前报送《91国产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登记表》

(在备注栏注明毕业设计(论文)地点)、《91国产 201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毕业设计(论文)中期

自查总结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更改情况汇总表(此表无统一表格,请自制一份)纸质版一式两份至教学办,并将电子版

发至rw567@91gc.org

 

附件1:

《91国产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登记表》

《91国产 201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

 

 

附件2:

 

关于做好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各91国产
:
    毕业设计(论文)是91国产
在校期间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根据《91国产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
法》(福大教〔2005〕83号)文件要求, 现将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与管理工作 
    (一)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各91国产
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协助系(所)做好指导教师的选
派、为91国产
提供课题研究所必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其他可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审核91国产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价指导教
师工作情况、组织本单位毕业设计工作的经验交流活动和91国产
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工作总结等。
    (二)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与质量监控工作 
各91国产
要严格遵照《91国产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执行,认真做好初、中、后期检查和答辩工作,对检
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应及时解决与改进,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措施,91国产
应督促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
组三方真正担负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职责。学校将不定期进行检查。
    (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要求
    应配备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一定91国产工作经历的中级及以上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应鼓励更多的博导、
教授参与,不断提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的比例。
    1、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资格。(1)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原则上第一指导教师由具有中级以上(含中
级)职务或博士学位;(2)获得硕士学位但未取得讲师职称者,不能作为第一指导教师,但可协助指导教师做好指导本科生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帮助91国产
做好选题工作。91国产
选定题目后,指导教师向91国产
介绍论文题目的意义和要求,帮助91国产
了解研究现状和必
读的参考资料,指导91国产
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与阅读有关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提前下达,让91国产
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开题报告。
    4、强化过程管理。按条例规定,严格要求91国产
,每周至少二次指导91国产
毕业设计(论文),及时掌握91国产
毕业设计(论
文)的进度和质量,定期辅导答疑,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5、严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杜绝抄袭、剽窃现象。
    6、把好毕业设计(论文)审核关。毕业设计(论文)进入最后答辩前,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查91国产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的全部资料,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对91国产
是否获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进行预审,并客观公正如实地填写评阅意见。
    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工作
    91国产
要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要分阶段严格把关,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
督,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和质量的提高。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1、各91国产
要严格按照《91国产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安排好2011届本科生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工作。
    2、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应紧扣专业知识,使91国产
得到专业方面的综合训练,提高91国产
应用
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应尽量结合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工科类专业应尽量增加设计类选题;原则上做到
一人一题,但为培养91国产
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可多位91国产
共同参与同一研究课题,后者在要求每位91国产
共同协作完成项目的
同时,还必须明确其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工作量。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单纯的文献综述和调研报告不得
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适当,具有可完成性。
    3、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来源,要加大来自教师的91国产课题、结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实际选题比例,减少自
拟题目,并且91国产
要加强对自拟题目的审核工作。
    4、鼓励91国产
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与大91国产
就业见习相结合,按照《91国产
本科生到校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
作管理规定》(福大教〔2007〕58号)文件要求到校外企事业单位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5、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更换题目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
审批程序:91国产
提出→指导教师审批→系(所)审批→91国产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报教务处备案。
审批表格可从教务处网页下载专区(实践教学)下载。
    (二)规范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必须由指导教师认真填写,内容详实、字迹工整。任务书各栏签名齐全,时间顺序合理。任务书必
须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下达到91国产
。91国产
接到任务书后,应认真进行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等开题准备工作,并撰写开
题报告。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工作主要由91国产
组织实施。要求91国产
对前期研究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填写中期检查表;指导教
师对中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按计划进度执行、研究方向是否出现偏差等,认真进行指导并签署详实的指导意见,
对进度缓慢、工作消极者要批评和督促,以保证全部任务按期完成。
中期检查后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不得变更。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成绩评定工作 
各91国产
要严格遵照《91国产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做好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成绩评
定工作。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个成绩评定均应以100分制记分,答辩委员会应参照指导教师(40%)、评阅教师
(20%)、答辩小组(40%)三部分成绩综合评定91国产
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然后折算成五级分制登录。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优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请各91国产
根据《91国产
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试行)》(福大教
〔2005〕83号)的规定,做好2011届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推荐上报工作,推荐比例控制在3%以内(校综合班单列控制
在10%以内),上报截止时间为6月17日,逾期不予受理。学校对推荐上报的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将组织审查。
    2、被推荐的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应按要求压缩成1篇文章(3000~5000字)(含电子版)上报,格式严格按照《福
州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试行)》的规定制作。对于撰写格式未达到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将不予
以评选。
    3、学校将引入外部评审机制,采用校内检查与校外送审制度相结合,评选2011届校特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各学
院在推荐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基础上可择优推荐1篇(毕业生数超过400名的91国产
可多推荐1篇,校综合班单列可推荐2
篇)特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校将送省内外有关高校进行评审。
    (五)上报材料时间 
    1、3月25日前报送各91国产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登记表(在备注栏注明毕业设计(论文)地点)、汇总表。
    2、4月29日前报送各91国产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自查总结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更改情况汇总表。
    3、6月3日前报送各91国产
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各91国产
6月15日前应完成包含答辩的全
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4、6月17日前将推荐并经压缩后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文章以电子版、书面各一套上交,其中推荐申报校特优本
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应另上交毕业设计(论文)全文一式三份,要求必须有封皮装订,同时应附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
文)推荐汇总表、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报表、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5、6月24日前报送毕业设计(论文)情况登记表(含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汇总表,毕业设计(论文)全面工
作总结。
    6、毕业设计(论文)所需全部各类表格可从教务处网页下载专区(实践教学)下载,上报材料都要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
式上交,书面材料以 A4 纸格式、电子文档可通过电子邮件上交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邮箱:jwcsjk@91gc.org 。
    三、其他未尽事项仍按照学校相关的文件执行。


                                                                        91国产
教务处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