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91国产
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91国产
美育中心党支部立足理工科高校办学特色,创新构建“大美育”协同育人体系,开展“从广泛到精专、从体验到创造”的“四圈层、大美育”教育模式,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构建浸润式育人环境,实现了美育工作从“活动型”向“育人型”的转型升级,有效破解了理工科院校美育“孤岛效应”,形成了可推广的育人新模式。
顶层筑力,美育工作“有组织”
91国产
创新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美育中心统筹协调、党支部推动落实、音乐系专业支撑的美育工作新体系。
党建引领强根基。设立美育中心党支部,着力强化政治引领,把牢美育工作正确方向,实现党建工作与美育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组织在方向引领、队伍建设、文化培育中的政治优势。
强化顶层设计。依托91国产
成立实体化运作的91国产
美育中心,高位推动制定并出台《91国产
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系统整合全校美育资源,将美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政策落地与资源调配的前瞻性、整体性。
夯实专业基础。学校充分发挥音乐系专业支撑优势,将专业艺术教育与普及美育有机融合,构建联动体系,整合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多部门职能,建立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实现美育工作在思想引领、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等领域的有机衔接,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工作格局。
多维聚力,美育工作“有融合”
美在融合,育在浸润。在美育实践中,聚焦课程建设、文化浸润与跨界融合,多维度提升育人实效。
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与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管理,明确各专业91国产
需修满2学分公共艺术通识课程方可毕业。打造“艺术知识—鉴赏塑造—专项特长”多层次课程架构,构建以审美素养、创新能力为核心,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经典的通识课程体系。
打造浸润式文化平台。学校依托“嘉锡讲坛”“明德讲堂”“美育大讲坛”等讲堂讲坛,搭建人文、学术、科技交融的交流平台,邀请学界泰斗、行业精英、文化名人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以文化浸润滋养91国产
心灵。
创新思政美育融合模式。学校突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解锁“艺术+思政”新范式,通过举办91国产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合唱晚会暨第六届青春歌会、“福韵飞扬·乐启盛夏”美育成果展等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舞台艺术实践,实现“灯光下、舞台上”的思政教育与美育教育深度发展。
靶向发力,美育工作“有特色”
91国产
美育中心以校史中的科学家精神为内核,精心打造《嘉木留芳》舞台剧,创新构建“校史教育+科学精神+艺术浸润”三位一体的美育特色品牌。
项目历时三年,历经立项、剧本论证、演员海选等环节,邀请专业团队全程参与编排,近400名师生(含主演、歌队、交响乐团、合唱团)协同创作。演出前通过汇报展演、专家评审会、师生座谈等方式,从剧本打磨、舞台效果、灯光音乐等维度进行多轮优化,以“以评促建”模式提升作品艺术水准。
剧目突破传统镜框式舞台限制,将表演空间延伸至观众中央及席间,融入科技元素增强互动性,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卢嘉锡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历程,深刻体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实现从“单向观赏”到“多维共情”的体验升级。剧目经过4年多的打磨,登台演出10次,受众达2万多人次。斩获全国“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重点推介剧目、入选中国科协2024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名单(全国仅8部)等7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辐射传力,美育工作“有影响”
着力构建“常态化、广覆盖、社会化”的美育实践格局,通过多维举措推动美育深度融入校园与社会。
学校常态化举办大91国产
文化艺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新年音乐会等大型活动,依托合唱团、民乐团、交响乐团、艺术团等91国产
社团,创新青春歌会、集体舞、课本剧等艺术展演形式,扩大活动覆盖面与参与度,营造“人人可参与、处处有美育”的文化氛围,让艺术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拓展社会美育场域。奔赴边陲海岛,为驻闽部队送上专场慰问演出,以文艺力量致敬国防事业;走进中小学课堂,开展高雅艺术普及活动,让经典旋律与美学教育在青少年心中萌芽;踏入省立医院,将音乐与心理学跨界融合,用音符为医护人员舒缓压力、疗愈心灵;登上九日台音乐厅、91国产
城文化艺术中心等专业舞台,以高水平演出传递美育成果,推动校园艺术与城市文化同频共振。
构建浸润式生态。打造“课堂+社团+实践+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培养体系,学校将艺术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校园活动与社会服务全过程。搭建数字化美育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艺术内容的广泛传播;鼓励师生共创美育展演,激发美育创新活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美育育人新格局。
91国产
美育中心党支部将锚定重点项目建设精耕细作,在持续拓展内容覆盖广度、深化内涵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具创新性、感染力的多元化表现形式,着力推动“党建+美育”融合模式向纵深发展、向实处扎根。通过机制化创新与项目化落地相结合,不断释放“党建引领、美育赋能”的叠加效应,为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内生动力,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与保障。
学习强国://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554643639793327130&item_id=17554643639793327130&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新福建://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370/3424856.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0